人生的道路,往往和理想有關。
少年時,我們希望成長為一個科學家、教師、工程師、園林師。我們后來有可能實現,也有可能沒有實現,因為我們很多理想,需要服從現實。因為理想,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支撐,我們先得有一個生存的土壤,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后來社會創造了很多機會,我們在養活自己的同時,大部分人迷失了。堅持理想的人,雖然辛苦,但是充實,放棄理想的人,自比綠葉,也在發光發熱。這其實也是一種選擇。人生的道路,其實不需要所有人都涌進一個賽道,只要不去侵害他人利益,做一個合法公民,每個的社會價值都值得稱贊。
人生的曲折,也和理想有關。
因為我們年輕的時候很迷茫,我們所受的教育要求我們學會一定的技能,我們的教育模式要求我們做一個好人,但是我們在社會熔爐中,往往發現我們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嚴重脫節,我們的技能在掌握了先進技能的企業,在掌握了精細化管理的政府部門,都不值一提,大部分學校的教育都嚴重滯后于社會,社會需要的人才,教育部門還沒有做好各種準備。我們的所謂理想,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現實面前,更是沒有實現的機會和可能,所以后來我們真的迷茫了。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想透,什么樣的理想才是社會需要的理想。比如今天,我們以為我們要做一個科學家,一個工程師,后來發現到處都是科學家,到處都是工程師,我們那種理想,即使實現了又如何?
中國當下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產能飽和,財富飽和,人才飽和,理想也飽和了,你能夠夢想的事情,現在都漫天星辰,閃閃發光。人生的價值究竟在哪里,哪里才是實現我們人生價值的地方。
中國的探索,也和理想有關。
共產黨人早期把實現人人享受均等的幸福作為目標。建黨之初,李大釗同志就指出,社會主義“是使生產、消費、分配適合的發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給,得最大的幸福”。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構想:“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就是一個“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共同富裕的認識也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同樣,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還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繼續努力,同時我們快速發展的生產力已經實現了各類物質基礎和經濟基礎的雙豐收。當前,我們應該如何保持社會的穩定增長,帶動更廣大的人民向生態文明方向前進?
我們的貧富差距在較長的時間內仍然是存在的,我們先進的生產力也已經領先世界,在這樣的發展差距下,我們如何梳理社會管理和經濟管理模式,進行更加精細化的方向引導,也極為考驗執政黨的智慧。其實任何時候,就怕迷失,因為探索的道路總會曲折,什么樣的道路最切合中國國情,幾千年來,所有哲學家都在探索研究,但是都沒有給出最好的模式,也沒有永恒的模式。王朝的不斷更替,也說明了中國社會一直在探索和管理修復中不斷實踐。對我們今天來說,如何規避各類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實現長治久安,需要有理想,有目標,有智慧。
我們始終認為,當下我們很多部門制定了很多無效政策,源于各級部門的閉門造車,不了解基層的情況,群眾的智慧才是最大的財富。因此強化和社會群眾的聯系,強化與各級基層的聯系,認真傾聽,放下管理者的身段,謙虛學習,共同探討,從群眾中來,不斷提高總結,到群眾中去,才能獲得真知。
流于形式的群眾路線就免了。(王軍純)
|